中国官不聊生 写错两标点竟扣一年奖金

陆媒报导,中国大陆为贯彻2020年全面脱贫,各地祭出空前严格的评价考核机制。西部某省一名贫困县驻村干部,只因为扶贫手册写错两个标点符号就遭处分,还被扣了一年的绩效奖励金。

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2月赴四川凉山调研扶贫时,曾强调"打赢脱贫攻坚战,特别要建强基层党支部"。大陆今年加大力度脱贫攻坚,官场由上到下莫不严厉问责,结果到了基层陆续闹出许多"官不聊生"笑话。

8月,安徽省全椒县扶贫办下发通知,要求全县帮扶责任人做好接受省脱贫攻坚巡查组电话访谈准备。8月23日晚上7时31分至7时35分,省巡查组4次拨打县农村公路局副局长张伟的手机,他未接听电话。

结果,张伟被依"给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"为由,给予党内警告处分。他事后委屈表示,当时正在洗澡,洗毕立刻回拨电话没人接听。

官媒新华每日电讯报导,西部某省一个贫困县,规定每份扶贫手册不能有填写错误,涂改的地方不能超过两处。

今年上半年,在一次扶贫检查中,县检查组发现一份扶贫手册中有两处标点符号错误。随后,填写资料的驻村干部不仅登上"黑榜"被全县通报,还被扣了一年的绩效奖励。

报导引述长期关注扶贫的广西行政学院教授凌经球表示,脱贫攻坚关键还是要入户调查,看看老百姓家里问题解决得怎么样,"写错两个标点符号就被问责,太任性!"

报导还指出,今年下半年,西南某省一名市领导到村里调研脱贫攻坚工作,发现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正盯着手机看;调研结束时,发现这名干部又在看手机。市领导顿时大发雷霆,批评驻村干部不将领导调研当回事,不好好配合,转身"建议"县里给这名干部处分,最后他果然被处分。

报导直指,"跑偏"问责、"脱靶"问责的背后,往往是部分地区的扶贫评价考核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。

比如,中部某县一名镇长说,省组织各县成立检查组交叉检查扶贫成效,进行打分排名。每个县都怕排名垫底,所以想尽办法查别县的问题,"有了这种心态,怎么可能实事求是?怎么做到全面客观?"

根据报导,部分基层干部对此感叹"诚惶诚恐、又累又怕";一些基层扶贫干部甚至戏谑打趣说:"不干不作为,少干慢作为,多干乱作为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